蔡英文:讓農業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重新擦亮台灣農業的招牌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0)日下午由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嘉義縣長張花冠陪同出席台灣農業高峰論壇閉幕式,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讓我有這個機會來跟各位分享我們對台灣農業未來的看法,我相信台灣的農業一直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事情,我們也希望台灣的農業,如果民進黨可以執政的話,會是我們一起來努力的一個重要的領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農業的思維,都是「零成長」的思考。很多人都認為,農業欠缺競爭力,無法和其他地大物博的國家相比。這種想法,也造成了台灣的農業發展長期停滯不前。
就在台灣農業遲滯情況的同時,國際的趨勢卻不斷轉變。許多大型的農企業與農民合作組織,率領自己國家的農民,生產優質、符合國際規格的農產品,並行銷全世界。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紐西蘭的奇異果。
我了解說紐西蘭的奇異果的行銷總裁陳郁然先生今天也有來參與會議,他也想必一定跟各位報告了他行銷的整個過程,也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奇異果從生產,到行銷,到消費者手上,他所蘊含很多的技術、很多智慧投入,還有很多專家跟專業層次的需求。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台灣所忽略的一件事情。
紐西蘭奇異果的例子告訴我們,「農業 = 農 + 業」。「農」指的是依賴土地與大自然產出的經濟生產型態,「業」則代表「產業」與「專業」。過去我們的農業政策是,面對競爭,就採取補助。在專注於工商發展之餘,我們卻忘掉了農業本身也是一個產業,也應該要有競爭力,也應該要在技術上不斷升級。
長久以來,我們忽視農業應有的專業技術層次,也不夠重視農企業、合作社等機制的成長,這些政策,使得台灣整體的農業生產技術水準,出現良莠不齊、甚至與國際脫節的狀況。
事實上,台灣農業現在可說是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態。內憂是這段時期以來,讓台灣人心惶惶的食安問題,台灣人民基本上對食安失去信心,這就是我們的內憂。外患則是外在的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壓力下,我們是真的面臨到很多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而且是不能閃避的壓力。
農業的內憂與外患,固然是兩個不同的議題,但要解決這些問題,都指向了一個方法,也就是農業生產技術、經營行銷能力必須提升。
對於食安的問題,首先,我必須要認真且嚴肅地面對,建立生產履歷制度。坐在我前面的這位,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蘇主委在任內大力推行的生產履歷制度,事實上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現在最需要去以最大的力量與最大資源投入,來全面性的建立我們的生產履歷制度。食安的問題,大家都著眼在加強稽查,或者道德呼籲。
但是,檢驗應該只是最終的手段,食安問題仍須透過生產過程的透明化,建立可追溯系統,才能真正根本性的解決這個問題。剛剛講到的產銷履歷制度,其實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核心的一套建置。很可惜在2008年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政府就不再注入必要的資源,讓這個制度可以持續的發展下去。
這一段時間,包括茶葉、中藥材等農產品,都被檢驗出超過標準的農藥殘留。讓我們深深感覺到,如果台灣的農產品都能建立產銷履歷制度,讓生產過程透明化,相關的事件一定能大幅減少,社會人心惶惶,國民無所適從的狀況,也就能夠大幅的改善。
在這裡,我要講一個我們嘉義縣政府做的一件事,我覺得相當有意義。前幾天,我注意到嘉義縣政府宣布,將推動縣內國小營養午餐使用產銷履歷蔬菜,希望藉由擴大產銷履歷蔬果的需求量,來鼓勵農民參與產銷履歷認證,提高農業生產水準。
我認為,鼓勵農民參與產銷履歷認證,提昇台灣的食安水準,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事情。嘉義縣政府受限於財政窘迫,無法直接補助農民參與產銷履歷認證,因而用營養午餐的方式來採購,建立鼓勵農民參與認證的機制。這就是地方政府可以先做的事情。
但我認為,這些工作,不僅僅是地方政府的事情,未來如果有機會在中央執政,我們會投入更多資源,積極鼓勵農民加入產銷履歷認證的配套機制,讓農業生產透過透明化過程,以符合國人對食安的期待。
另外一點,剛剛講到競爭力的問題,也談到食安的問題。我覺得在食安的管理上,其實是一個從農場到餐桌的系列管理過程。農場的產銷履歷之外,也必須要配合運輸過程、販賣過程的冷藏、保鮮設施來維持產品的品質。
幾次我與青果社、市場蔬果商的座談,也發現業者對這些設施有很高的期盼。我們也必須協助這些業者,在整個農產品生產跟運送的過程中所需的技術與設備,必須要由政府來主導,這部分政府也需要與農企業,還有很多的農業產銷組織密切合作,一起帶領台灣農業的技術設備的升級。
至於外患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所面臨全球化與市場開放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以前我們是透過談判,把外國農產品擋在海關之外,或者我們用補償的方式來補償農民的損失。但是,我們現在應該要採取一個更積極的態度,政府強而有力的競爭力來面對外國農產品的進入。
我們總以為,「國際競爭力」的概念,只適用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優質農產品,似乎只有當農產品要出口時,才會碰觸國際競爭力的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台灣不能自外於全球化的浪潮,就得面臨越來越多的國外農產品將進入台灣市場,面臨競爭的壓力也開始會越來越多。就算是只以內需市場為導向的農民,同樣也要面臨國外農產品的競爭。
所以,台灣農業若要因應自由化的壓力,農產品的規格就不應該再分「國內 / 國外」的差別,我們必須以國際規格為標準,提昇國內農產品的水準。也只有這樣,台灣的農產品,才能面對外國農產品的競爭,甚至成為出口的貢獻者。
我們一再地提到競爭力的問題,不論是在食安的問題上,或是在面對國外的農產品進口所產生的國內農產品競爭問題,這些都導向一個問題,就是技術的提升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技術的提升,又必須要透過三個方面來努力,第一,人才培養、第二,法令檢討、第三,農地使用合理。
現階段台灣農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就在於農業人才的斷層。這幾年因為農業人口的老化,使得各界開始注意到農業人才的斷層問題,因此政策單位一直在思考,如何鼓勵青年返鄉務農。
其實,我們既有的農業教育體制,包括農校與大學農學院,每年訓練出許多具備一定程度專業知識的畢業生,但他們畢業後,投入農業領域的人數比例,卻少之又少。
這種其實是農業人才的浪費,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這也是當前農業教育體制最大的問題。我們該做的是,應該徹底檢討為何農校畢業生不願投入農業職場領域,找出其中的源由,來解決專業青年不願從農的根本原因。
人力資源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但優秀的人才必須在良好的制度環境下,才能夠有所發揮長。加強農業教育體系與農業界之間的產學合作關係,讓農校畢業生得以順利投入農業職場、成為專職、專業的農業人才,這就是未來政府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二,台灣現在許多法令規定早已不合時宜,甚至是嚴重限制農業的發展。而不同的法令規定,時常出現彼此矛盾的狀況,導致農民與農企業還有其他農業產銷的組織,經常面對模糊不清的法令,也造成經營管理上的困擾。
未來,我們必須先盤點所有的農業法令規章,邀集農業產銷的組織、企業與農民們共同討論,予以修訂,打造全新的農業制度架構。
最後我要談一下有關農地的問題,對於很多要返鄉或是要進入農村或很多新進的農民,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的問題。台灣的農地是珍貴的資源,我們除了要落實「農地農用」的原則外,農地更應合理且有效地利用。
過去一公頃的水田,若種植水稻,一整年的收益大約是15萬元,算下來一分地約15,000元。近年來雲嘉地區大力推動設施農業,一分地的溫室若栽種小番茄,全年就有80萬的收益。
政府要創造有利的條件,引導農民除了糧食作物生產外,種植更有經濟效益的作物。這個做法,不僅能夠提高農地的使用效益,更能夠提高農民收入。同時,也能夠降低公糧收購、儲存的壓力。
農業不成長,青年不從農的關鍵原因,就是因為農業收入太低。如果國家積極輔導高效益的農業,讓農民可以不再需要靠國家補助的情況下,就能過個有尊嚴、有餘裕的生活,農業就可以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與專業」,進而吸引年輕從業人員投入。
最後我要做一個簡單的結論。過去,台灣的農業曾有輝煌的歲月。1950年代時,我們曾靠米、糖出口賺取大量的外匯。1960、70年代時,我們曾是全球最大的的鳳梨、洋菇、蘆筍罐頭的出口國,當時還有「三罐王」的美譽。
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台灣農業政策因為自由化的壓力,而開始迷失方向。「農業零成長」的政策,就是當時的產物。也是因為這樣的政策方向,導致近20年來,台灣農業出口不僅沒有成長,進口還從60億美元激增至150億美元的水準,從農業出口國家,變成農業進口國家。我們的糧食自給率,現在變成這個區域最低,甚至低過韓國、也低過日本。
我相信,只要政策思維改變,農業會是大有可為的產業。改善不合時宜制度,制定能夠因應趨勢的新政策,有效的提升設備與技術,台灣的農業的競爭力才會提升,也能夠解決我們剛剛所提到的農業內憂與外患。
解決食安風暴,因應自由化壓力,是未來的台灣農業發展最重要的課題。這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事情,請大家和我一起,攜手合作,共度難關,讓農業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重新擦亮台灣農業的招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