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因為國土面積有限,為了提升食物的自給率,政府挑選了幾個重點發展品項。由政府主導,引入日本Pansonic人工光源型植物工場來生產葉菜和漁產。
多層架型人工光源植物工場已經很普及,也發展出追求最大生產效率的垂直式多層架型系統,目前更進一步開始發展垂直、多層,植物和漁產並存的系統。
網站頁籤
▼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想想》聽說又有人要禁巴拉刈
忽然接到農藥店老闆的電話,他說「聽說明年巴拉刈又要被政府禁掉,你要不要買幾箱起來放著?」,當下才意識到,繼芬普尼之後,巴拉刈又要被那群非農業相關的學者,憑著自身的想像,卻妄想著指揮幾百公里外的農業生產現場。
近年來民眾的意識抬頭,許多健康、環保議題很容易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在媒體追逐點閱率的今天,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也跟著氾濫。
近年來民眾的意識抬頭,許多健康、環保議題很容易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在媒體追逐點閱率的今天,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也跟著氾濫。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日本應如何學習荷蘭的出口型農業模式?
- 目標:2020年,農產品出口額1兆日圓
預計到國內市場面臨萎縮,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一環,2013年5月,安倍晉三政府打出了在2020年實現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額1兆日圓的「出口倍增戰略」。具體做法,是在下述三方面做好整體推進工作:
(1)在世界餐飲界推進日本食材的使用;
預計到國內市場面臨萎縮,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一環,2013年5月,安倍晉三政府打出了在2020年實現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額1兆日圓的「出口倍增戰略」。具體做法,是在下述三方面做好整體推進工作:
(1)在世界餐飲界推進日本食材的使用;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想想》農業、冷鍊、六次化
不論是對中國的貨物貿易協定,對美國的TPP,或是東協各國的RECP,打從台灣加入WTO開始,貿易自由化的腳步不曾停歇過。許多農業從業人員一直注意日本在TPP的談判動態,以及日本國內農業的應對之道,希望能從他們的經歷中,找到我們未來的方向。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蘋果》地方的媽媽為菜價而哭泣
最近菜價已經連續貴兩個多月了,貴到連街上知名的鴨肉麵線都要在門口貼出「因菜價嚇死人,本店青菜只有豆芽菜」的海報。傳統市場內原本一把10元的空心菜漲到了35元,一把5元的小白菜漲到20元,連根莖類的紅蘿蔔、馬鈴薯、南瓜等最少都漲了三成。最便宜的只剩進口的洋蔥,一粒10元。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想想》鳳梨酥的土洋大戰
每逢端午節,網路上總會掀起一波「南北戰爭」,到底是南部粽好還是北部粽好?糯米到底要不要先炒熟?要不要放蛋黃?有沒有蝦米?有沒有香菇?…這些爭論看似很瞎,但這就是每個人在描繪心中的粽子,描繪那小時候的滋味。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上下游》台灣越光米,市場在哪裡
新聞報導「農會為提高農民收益,鼓勵稻農轉型栽種越光米,未來將努力外銷到美國、澳洲或香港等國家。越光米的生長期比台梗品系的稻米短一個月,肥料及農藥使用相對減少。雖然產量只有一般米的六成,但收購價格每公斤可達200元,預估每公頃可以增加10到20萬的收入。」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民報》你還在談「地產地銷」嗎?
大概在2009年開始,「地產地銷」的觀念從日本和歐美傳入台灣,並引發各界人士熱烈的討論,甚至許多農民訓練都為此特別開設數小時的課程專門探討。
「地產地銷」源自於1990年英國人所推行的「食物里程」概念,後來結合了「社區支持型農業」進而沿伸發展出「地產地銷」,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概念。
「地產地銷」源自於1990年英國人所推行的「食物里程」概念,後來結合了「社區支持型農業」進而沿伸發展出「地產地銷」,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概念。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富士通的「低鉀」蔬菜
富士通 HOME & OFFICE SERVICES 在7月14日開始販售「低鉀波菜」,這些是在會津若松 Akisai 完全密閉型植物工場所生產,屬於可鮮食的「綺麗蔬菜」系列的低鉀蔬菜中的一項產品。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民報》給我農業雲,不如給我冷藏櫃
日本Yamato運輸,也就是我們熟悉「黑貓宅急便」的日本母公司,該公司在今年三月底宣布,增設日本台灣之間的冷鏈航空宅急便業務,這也是日本第一家對台灣的冷鍊物流業者。台灣是Yamato運輸繼香港之後,海外拓點的第二站。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想想》為了兒女子孫,你要學會上網
農委會於七月九日在南投縣埔里鎮農會舉辦農業勞動力座談會時,茶農們紛紛痛批農委會抓不到農業缺工核心重點,只會紙上談兵。全台採茶、採香菇等農業缺工嚴重,農委會和人力銀行合作成立「農業聯合徵才」網路平台,並要農民上網徵才,但不少農民年紀大不會上網,有些農民怒斥「簡直在刁難」。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迎戰TPP,Irisohyama跨足稻米產業
生活用品的大廠「Irisohyama」在7月2日發表,該社的低溫製成米將外銷馬來西亞。該社是第一次把米銷售到海外,7月中旬將在馬來西亞上架販售。
隨著TPP的談判慢慢明朗化,Irisohyama率先突圍,鎖定的是亞洲各國富裕階層,將高附加價值的米類產品外銷,開闢新的利基市場。2012年農機大廠 Kubota 也曾把新潟的越光米賣到香港,外銷稻米將是日本農業的活路嗎?
隨著TPP的談判慢慢明朗化,Irisohyama率先突圍,鎖定的是亞洲各國富裕階層,將高附加價值的米類產品外銷,開闢新的利基市場。2012年農機大廠 Kubota 也曾把新潟的越光米賣到香港,外銷稻米將是日本農業的活路嗎?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你所不知道的「以暴制暴」
女童割喉案,點燃了群眾的怒火,最終小妹妹回天乏術,更將大眾的憤怒徹底點燃。然而,群情激憤之時,卻有一掛人出來「理性」,唾棄著「以暴制暴」的言行。今晚,咱們就來談談「以暴制暴」這四個字,這就要從台灣人熟悉的民間信仰說起。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就算簽署了TPP,日本的農民也不會改變
就算簽署了TPP,日本的農民也不會改變
(大前研一著 一級嘴砲技術士譯)
偏重穀物,把稻米聖域化的日本
TPP的談判中,日本固守稻米、美國堅守汽車,彼此在這兩個談判項目上攻防,互不相讓。
(大前研一著 一級嘴砲技術士譯)
偏重穀物,把稻米聖域化的日本
TPP的談判中,日本固守稻米、美國堅守汽車,彼此在這兩個談判項目上攻防,互不相讓。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20150520 蔡英文致詞稿
蔡英文:讓農業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重新擦亮台灣農業的招牌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0)日下午由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嘉義縣長張花冠陪同出席台灣農業高峰論壇閉幕式,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0)日下午由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嘉義縣長張花冠陪同出席台灣農業高峰論壇閉幕式,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アイリスの生鮮米
內有少子化、高齡化,外有TPP扣關,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日本的稻米不斷地進化以求殺出一條自己的路。
Irisohyama公司以創新的15℃低溫脫氧製程開發了新式白米,包裝奪目,風味兼具,除了小包裝化之外,更有各縣份的稻米可以挑選。全國各超市和HomeCenter都有鋪貨,去年上市後就創下20億日円的業績!
Irisohyama公司以創新的15℃低溫脫氧製程開發了新式白米,包裝奪目,風味兼具,除了小包裝化之外,更有各縣份的稻米可以挑選。全國各超市和HomeCenter都有鋪貨,去年上市後就創下20億日円的業績!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東京メトロ生菜沙拉
東京メトロ(東京地鐵)和メトロ開發在上週宣布「TokyoMetro生菜沙拉」開始販售。該社在東西線西葛西、葛西之間的高架橋下建置全人工光源型的植物工場,於今年一月開始營運,栽培品項有捲葉萵苣、羅曼、芽菜(紅芥菜和苦苣)等生菜類作物,將在東西線沿線的賣店販售。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想想》我是農民,我支持農業外勞
自從勞動部對外宣布今年將引進農業外勞,農業外勞的討論再度成了熱門議題。
勞動部勞動發展署長劉佳鈞昨天表示,台灣接下來會引進首波兩百名緬甸籍的農業外勞,但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隨即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反對,徐教授表示:「國內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反觀農業部門卻又嚴重缺工,農委會及政府是否剛好可趁這個機會吸引年輕人從農,並努力保障及提升農民所得,藉此來培養新一代的台灣農民?為什麼要引進農業外勞呢?我們強烈反對這樣的政策!」
勞動部勞動發展署長劉佳鈞昨天表示,台灣接下來會引進首波兩百名緬甸籍的農業外勞,但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隨即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反對,徐教授表示:「國內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反觀農業部門卻又嚴重缺工,農委會及政府是否剛好可趁這個機會吸引年輕人從農,並努力保障及提升農民所得,藉此來培養新一代的台灣農民?為什麼要引進農業外勞呢?我們強烈反對這樣的政策!」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想想》農業缺工的真相
我們常常能在台灣的媒體上看到「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農村勞力斷層」、「年輕人不願意投入農業」等字眼,許多農政單位或農會人員在受訪時也說道「提升農產品的價格,製造誘因讓年輕人回來務農」,甚至把腦筋動到農業外勞身上。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想想》限水休耕:一面農業的照妖鏡
就在聖誕節那天,經濟部宣布了2015年度一期稻作的限水休耕方案,範圍擴及西部六縣市,面積廣達41500公頃,消息既出,各界譁然。糧商醞釀漲價,學者專家和民意代表紛紛跳出來為農民請命,許多民眾也開始擔憂缺糧,但是在我們農業從業人員的眼中,他們根本都沒搞清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