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日本旅遊與歷史 - Ⅴ

        接著來談【神劍】漫畫中許多主角都參戰過的「鳥羽、伏見之戰」。這是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長達一年內戰「戊辰戰爭」的前哨戰。



  1867年,日本各地討幕的聲浪和戰鬥,終於逼迫德川慶喜在11月9日宣佈「大政奉還」,這傢伙是聰明人,天皇無法立刻向幕府一樣運作國政,幕府可以趁此時重新掌握大權,這是當初德川慶喜所盤算的。

         因為幕府還存在,大政奉還得不到該有的效果,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也料到這點,所以持續往京都、大阪增援兵力,打算武力討伐消滅幕府,而德川慶喜也在京都部署重兵,雙方一觸即發。

  1868年1月3日,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朝廷公卿岩倉具發動政變,由明治天皇宣佈「王政復古」,將權力收回朝廷,廢除幕府及其官位,並收回領定。他們當然知道德川慶喜不會交出來,但卻能得到討伐幕府的〝正當理由〞。

  德川慶喜眼見京都兵力不足,也避免在京都開戰,便以與家臣商量為由率兵前往大阪,並暗中把江戶的兵力掉往關西。這一點也在維新志士預料當中,薩摩藩在江戶製造動亂,一來牽制江戶的兵力,二是對德川幕府的挑釁。

        1月26日,德川慶喜決定以武力拿回京都,即下令兵分兩路向京都進軍。幕府主力步兵團朝鳥羽街道前進(現京都市南區),會津藩、桑名藩、新撰組朝伏見街道前進(現京都市伏見區),總兵力達15,000人。

  1月27日下午,雙方先後在鳥羽、伏見爆發衝突。明治政府軍只有五千人,但配置有新式洋槍及砲兵,把白刃戰的幕府聯軍打的一片混亂。29日向大阪撤退的途中,淀藩、津藩、鳥取藩紛紛倒向明治政府,使得沿途亦是死傷無數。

  2月1日,德川慶喜和家老們乘坐軍艦由大阪逃回江戶,新撰組、幕府殘存軍亦退往江戶。新撰組在此戰役中,先後戰死21名隊士。

  現在京都的文相寺、長円寺、妙教寺,都存有當時幕府軍戰死者的牌位及墳墓,妙教寺更有當時槍炮所留下來的痕跡。京都賽馬場停車場旁邊則有「戊辰役東軍西軍激戰之地碑」。

  平定關西後,新政府軍隨即沿著東海道【註一】及海路進軍關東。1868年3月,幕府軍事總裁-勝海舟【註二】和西鄉隆盛達成協議:德川慶喜引退並保證其安全,家臣撤出江戶城,江戶幕府軍繳械。

  4月,江戶城無血開城,此舉避免江戶150萬居民陷於戰火之中。而德川慶喜則住進上野寬永寺,德川幕府宣告滅亡。10月,天皇下詔,江戶城改名為東京,次年遷都東京,東京正式成為日本首都。


註一
  知道戰國史應該都對這詞很耳熟,但其包函範圍不只三國而已喔。東海道,太平洋側,關西通往關東的走廊,指的是伊賀(いが)、伊勢(いせ)、志摩(しま)、尾張(おわり)、三河(みかわ)、遠江(とおとうみ)、駿河(するが)、甲斐、相模、伊豆(いず)、武藏(むさし)、安房(あわ)、上總(かずさ)、下總(しもうさ)、常陸(ひたち),也就是今天的三重(みえ)、愛知(あいち)、靜岡(しずおか)、山梨、伊豆半島、神奈川(かながわ)、東京、千葉(ちば)和茨城(いばらき)。

註二
  勝海舟和坂本龍馬兩人,是近代日本海軍的催生者,有這兩人才有後面在二戰叱吒風雲的「聯合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