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自》廣島的「檸檬日本一」

檸檬是亞熱帶的水果,海鮮、牛肉與東南亞料理不可缺的食材之一,差點忘了還有冬瓜茶,冬瓜檸檬,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絕妙混搭飲料。近年因健康意識抬頭和飲食多元化的緣故,檸檬這項水果再度受到關注,台灣的屏東和日本的廣島都開始佈建自己的檸檬生產基地。今天要來談廣島,資金、生產計劃和基礎建設一次到位,突破氣候限制、建立自有品牌的企圖心相當濃厚。



日本礙於氣候限制,能種植檸檬的區域並不多,日本的國產檸檬僅有國內市場一成的市佔率。雖然進口的檸檬佔了九成,但這些檸檬必須經過長途的船運,採收時的果實成熟度不高影響風味,還有堆疊運輸時所必須的防腐處理,讓這些進口檸檬相當不討喜,也讓講究「完熟」的日本國產檸檬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廣島,位於四國與本州之間的瀨戶內海區域,西、北、東三面有中國山脈阻擋寒流,全年溫暖,南有四國阻隔,颱風的損害甚少,地理條件也讓廣島成了柑橘類水果的產地,蜜柑、檸檬是廣島的兩大特產。根據文書的紀錄,廣島地區早在1897年就有檸檬的種植,二戰後因應國內市場需求的增加,廣島的檸檬生產面積也迅速上升,1963年時達到最高峰,國產的檸檬當中,廣島地區生產的就佔了一半。

「不是每天在過年的」有句話是這麼講,1964年日本開放了檸檬鮮果的進口,1970年又開放了檸檬榨汁的進口,在品質和價格上都討不到便宜,日本國產檸檬一舉被打趴在地。廣島的檸檬一度成了觀賞用的園藝作物。不過,日本的果農吃了幾年的土後,也終於讓他們等到了一線曙光。

1974年時,日本對美國發動了貿易反制,限縮了防腐藥劑「OPP,聯苯酚鈉」和「腐絕,TBZ」在柑橘類的使用。隔年,1975年日本就銷毀了一批驗出OPP的美國檸檬,「美國來的毒檸檬」斗大的新聞一出,引發了日本民眾的恐慌與憤怒。此舉當然引發美國政府的強烈抗議,而受迫於貿易制裁壓力的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在2年後的1977年制定了防腐劑OPP的檢驗規範。這整件事被稱為「日美檸檬戰爭」,這件事也讓日本人意識到檸檬藥檢的問題,給了國產檸檬一個翻身的契機。

1980年開始,廣島農協逐步捨棄了蜜柑的種植,打算全力押注在檸檬這個品項上面。蜜柑的收益雖然高,但一年只有採收一次,相較於一年四季都能採收的檸檬來說,蜜柑的資金週轉和經營風險過高。加上農民慢慢走向高齡化,新進的農民多半選擇收入穩定、不論鮮果或加工都很好發揮的檸檬來進場。另外,1970年開始進口的澳洲柑橘也是迫使廣島農協動手停損的關鍵。到了2002年,廣島農協喊出了「檸檬日本一」的產地計畫,要以「全年供貨」為目標,並著手一連串的種植推廣與加工品開發。



至今為止,廣島全域的檸檬栽種面積約為206公頃,今年,廣島縣廳和農協在離島的「大崎上島」推動了一個10公頃的大坵塊檸檬生產專區的計畫,動支了9億200萬日圓,除了農場的整地,還包括了鄰近區域的產業道路、農水路灌排系統的整治,以及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基地,全場域預計在2020年完工。

廣島的檸檬增產計畫也引入時下最夯的「農業AI」,不過人家不是拿農業AI去騙錢騙計畫,而是與Sapporo啤酒的母公司「札幌控股株式會社」合作,在檸檬田間設置自動化的灌溉和施肥系統「ZeRo agri」,透過各種數據反饋而調整操作參數,降低人員勞動力的損耗,優化檸檬的生產效率。札幌控股也協助部分的行銷,選用連表皮都能利用的檸檬品種,便利後端的居酒屋、麵包糕點業者來選用。透過科技與異業結盟,廣島農協立下了一個檸檬生產目標,預定從2015年的206公頃、6,350公噸,2020年時可以成長到300公頃、10,000公噸。

這就是廣島的「檸檬日本一」的產地計畫。


原文刊登於自由時報評論網
……

Facebook:一級嘴砲技術士

LINE@: LINE@一級嘴砲技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