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自》小農品牌鮮乳的推手

每到選舉就會有人對「農會」喊打喊殺,前幾天有立委批判農會收了手續費而不做事。我想,如果真的「不做事」,目前最搶手的小農品牌鮮乳也不會出現。2015年,有位獸醫師帶領著幾家畜牧場開創了新的鮮乳品牌,並以群眾募資的模式籌建公司,經過了3年的努力,經營上了軌道,也扶持了多支品牌鮮乳在超市和超商上架。在這背後,網路鄉民最討厭的「農會」可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農會的台農鮮乳廠

隸屬於中華民國農會的「台農鮮乳廠」成立於1969年,原廠址在彰化,在1990年遷至台中工業區內的現址。台農鮮乳廠和其他鮮乳品牌一樣,都有自己的契作牧場,分布在彰化和苗栗等地,每年約有7,800噸的生乳收購量,營業額今年預估可達5億新台幣。台農鮮乳廠編制有實驗室檢驗員、機械技師等專業人員,現在由於引進了歐規的新式設備,也有外國技師駐場指導。

2015年,隨著小農鮮乳品牌的興起,經中華民國農會開會同意後,台農鮮乳廠動用了新台幣5千萬引入歐規生乳殺菌機和均質機。另外,為了能夠協助代工其他品牌或牧場的生乳,台農鮮乳廠也建置獨立的中小型生乳儲存槽,讓各牧場的生乳能夠分開儲放。2018年又花費4千萬設置了紙盒充填包裝線,前陣子聲名大噪的獸醫師品牌鮮乳便是出自於此。


乳廠旁新設的中小型生乳儲存槽。(作者提供)

台農鮮乳廠的產品包含了鮮乳、保久乳和調味乳。調味乳例如麥芽、巧克力牛奶,這一點還好理解,但一般民眾很難區分「鮮乳」和「保久乳」的差異。大致上,鮮乳的叫做「殺菌」處理,僅有牛乳做過殺菌處理,需冷藏,存放時間為14天左右;保久乳的叫「滅菌」處理,牛乳和包裝的容器都經過滅菌處理,不需冷藏,存放時間可達180天以上。鮮乳和保久乳之間的區別是在處理的過程,專家也說兩者之間的營養差異不大。但不知什麼原因,保久乳在台灣人心目中似乎不太討喜。

因香蕉議題再度浮上檯面的香蕉牛奶

今年春季,台灣香蕉的盛產,香蕉的加工開發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有趣的是,台農鮮乳廠自己有一支香蕉牛奶「香蕉戀汝」,2014年因應農糧署的請託而開發,含有85%的牛乳和15%的香蕉泥,風味、口感並不會輸給進口的香蕉牛乳飲品。

這支產品原先是為了紓解鮮食香蕉的賣壓,只是沒想到這支產品才剛問世,隔年,2015年就有遭逢颱風重創了香蕉產區。當時,產地的香蕉價格達到65元天價,乳廠礙於「上面的壓力」還吞下數十噸的香蕉,這已經不是成本高漲的問題,已經到了賣一箱賠一箱的地步。2016年颱風再度重創南部,因為成本壓力,台農鮮乳廠暫停收購國產香蕉,「香蕉戀汝」也從架上消失掉好一陣子。

直到今年,一方面是香蕉盛產價跌,香蕉的加工運用又成了業界人士討論的話題;另一方面,獸醫師品牌鮮乳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讓大家看到乳品市場更多的可能性,台農鮮乳廠乘著這股浪潮,破天荒的將傳統藍色系的瓶裝鮮乳外標籤改成少女粉色系,也再度開啟香蕉牛奶的產線,這支「香蕉戀汝」重新回到系量販店的架上。


右一為曾經消失在架上的國產香蕉牛奶。(作者提供)

身邊幾位喝過的朋友都表示口感、風味都不錯,但都表示「為何從來沒看過這一支香蕉牛奶?」而我更納悶的是,根據台農鮮乳廠人員表示,台灣民眾對於香蕉調味乳品的接受度並不高,但外國進口香蕉調味乳都能夠一小瓶賣個40、50元還賣到缺貨?單就以產品特色來說,原料全部都是「國產」的「香蕉戀汝」應該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才是。

另外,原料來源的穩定度也備受考驗。台農鮮乳廠的香蕉戀汝是因為當年香蕉盛產的背景而開發,後來香蕉價格高漲,在成本壓力下也面臨原料中斷的問題。一旦商品的產能不穩,後端的品牌與銷售通路也很難建立,如同農業界裡那句名言「當你的東西時有時無,對於消費者來說,你的價值就是可有可無。」

話說我們前往日本旅遊時,泡完飯店的溫泉或是SPA,經常會很假掰的在販賣機買一瓶牛奶來飲用,彷彿不這麼幹就等同沒來過一樣。那些牛乳通常是都沒有標籤的玻璃罐裝,也沒寫原料或產地的來源,但你就是會很自然的拿來喝。台灣的乳品製程也是符合世界一流的水準,在消費市場、飲品文化的推動上應該還能夠做得更好才是。

力圖在經濟事業求發展的農會組織

近年來台灣乳品市場起起伏伏,農會的乳廠花了5千萬更換新式的均質機和殺菌機,又花了4千萬加裝紙盒充填包裝機,短短幾年內砸了9千萬在這些固定資產上,這種舉動對農會來說已經是破天荒。為什麼要這麼做?是誰決定要這麼做?這是我對廠方人員的提問。我一直認為,觀察一項產業的競爭力,設施設備只是外表,核心的關鍵還是在管理者上。


新式的乳品均質機和紙盒充填包裝線。(作者提供)

『以前我們曾經拜訪日本農協,發現日本是由農協來設立加工廠,讓旗下的農戶可以開發出自己想要的加工品,像是果汁、果乾、牛奶、零食等,我們都認為這是很好的典範。』品管課長邱國晉這麼解釋。 『上面的認為,我們(乳廠)應該要做好基礎建設,讓具有競爭潛力的酪農戶有成長的空間。外界常認為農會都是靠著信用部的金融事業在生存,我們也必須在經濟事業方面做出成績,證明農會是生產者們最好的朋友。』業務課長林志青在一旁補充說明。

近幾年因農業展覽和參訪而多次往返日本,我曾在關西看到麝香葡萄冰棒,在關東看到農戶自製的蘋果汁,在東北看到水蜜桃的布丁和軟糖,這些多半出自地方農協的加工廠而非食品大廠。同樣身為生產者,我還蠻羨慕日本這一套「生產者出原料,農協蓋工廠」的模式。今天回過頭來,台灣的農會也逐漸走上了這一條路,更新設備、協助小農品牌在通路上架,憑著這一點就值得大家的鼓勵。農會是否收錢不做事?

也許,不用急著下定論。


原文刊登於自由時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