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就算簽署了TPP,日本的農民也不會改變

就算簽署了TPP,日本的農民也不會改變
大前研一著 一級嘴砲技術士譯)

偏重穀物,把稻米聖域化的日本

  TPP的談判中,日本固守稻米、美國堅守汽車,彼此在這兩個談判項目上攻防,互不相讓。

  日本如果開放了稻米進口,在關稅上必須為美國稻米解套,並在十年內降到1%。美國國會也有備案,針對日方的要求做出適度的妥協,但不論TPP談出什麼結果,也無法讓日本農業有必須趕緊改革的迫切危機感。

  過去的GATT(關稅協定)多邊談判中被要求開放稻米進口時,日本對進口米以778%的關稅附帶每年一定量的稻米必須無稅進口,並且每年減少100%直到零關稅,這是當時的協議。但是到最後連1%的關稅都沒有降,買進來的米也沒有妥善運用。

  在當時,自民黨政權花了20年,投入了42兆円的巨資投入農業升級,但是日本的農業不論是在生產還是國際競爭力上都沒有絲毫的進步。

  外國稻米每公斤產地價只有20円,日本國產米卻要200円以上,日本米的競爭力非常低落,只能依賴778%關稅這種智障策略來防禦。

  日本農業政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偏重穀物,也就是說,把附加價值低的稻米當成重點,還將此視為神聖不可侵犯。

  日本戰後的農業從業人口超過總人口的一半,稻農相當多,也因為當時的日本處於飢餓的狀態,所以這種情況就算了。但是,食物越來越多樣,米的消費量從1963年達到巔峰的1300萬噸逐年遞減,一直到今天只有800萬噸的米需求量。

  也因為的生產爆量,所以1971年開始推動減產,對於參加的農戶發以每分地15000円的補助金。這項政策執行了半個世紀,預定在2018年廢止,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為了維持米價,花了補助金去做生產調整,這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嗎?生產過剩的話就不要做了,價格滑落的話對消費者也是好事。

  1970年的農業從業人口超過1000萬,今天約226萬人(佔就業人口的2~3%),持續減少中。而且,這些人當中有三分之二都超過65歲,還領著老人年金,和日本稻農的平均所得相比,年金收入居然是農業所得的三倍以上。

  對於這些一邊拿錢一邊務農的傢伙來說,「TPP是農業改革的契機」這種話根本是豪洨。而且這群有農地的農民還不用繳稅,這群人只想領補助金,根本不想進步。

  廢耕地年年增加,但政府又不開放讓想投入農業的企業大量購買農地,這不就是那群農民不放手嗎?

  農業也是一種產業,在產業裡,沒有競爭力的就會被踢出場,這只是剛好而已。戰後支持農業是為了填飽肚子,今天這種崩壞的農業,已經成為納稅人和消費者沉重的負擔,如此而已。



荷蘭的面積不過跟九州一樣大而已

  安倍政權提出了改革農業的戰略,十年後農業所得要倍增。但是在開放市場裡,一點一點的投入改變是無法達到再生的目的。換成是我的話,我會花兩三年研擬,接著就是一次到位徹底改變。

  因為市場開放,一度壞滅後來又大放異彩的產業,例如瑞士的鐘錶(曾被精工和CITIZEN電子打趴),義大利的成衣(曾被日本化纖業打趴),法國的精品等。農業的話,荷蘭就是典範。

  很多人不知道,世界第二的農產品出口國,是和日本九州一樣大的荷蘭。第一位是美國,第三是德國,接著是巴西、法國、阿根廷,這些都是國土面積很大的農業大國,相較之下,面積極小的荷蘭居然還能與他們並駕齊驅。順帶一提,日本排名第57位,比起出口產值高達10兆円的荷蘭,日本的出口產值只有荷蘭的三十分之一。

  其實早在30年前,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EC(歐洲共同體,歐盟的前身)時,因為廉價農產品進入國內,荷蘭的農業遭受到壞滅性的打擊。

  他們到底是如何再生,甚至成為世界最強的農產品出口國?這是面積一樣狹小,也即將面對TPP市場開放,荷蘭的成功是日本值得深思的地方。

  在強化農業競爭力上,荷蘭做了三個改變。首先是「自由化」,不再保護農業,並將農業・自然・食品安全省解散後併入經濟省,成立農業部、酪農部和水產部。

  把農業當產業一樣思考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卻是今天的日本一直想不通的事。除此之外,將負責農業輔導的公家機關(DLV Plant公司)民營化,把農業當成一種產業,並宣示「不只要存活,還要變更強」。

  第二是「篩選與集中」,挑選高附加價值的作物,並將農地集約化。現在番茄,彩椒、小黃瓜這三樣就佔了設施蔬菜的八成比例。也對農戶進行洗牌,汰弱留強,1980年的農業經營體共有15700家,但10年後就減少了一半,只剩下7100家。

名為「食物園區」的產業群聚

  荷蘭農業的第三項改變是「革新」。現在的荷蘭農業是以大規模玻璃溫室的設施園藝為中心,生產者、研究單位和相關企業都集中在荷蘭國內的五個地方,形成「Green Port」的產業聚落,並且活用IT技術,演變成「Smart-Agri」。

  例如,大規模的園藝設施使用天然氣發電,排放的熱成了設施內的暖氣,排放的二氧化碳則供應設施內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當然,這些發電除了提供設施內使用之外,多餘的電力則是賣掉。以火力發電為主的荷蘭,這些農場所提供的電力就佔了總電量的10%,賣電則是農場經營相當重要的收入,被稱為「半農半電」也不為過。

  荷蘭有著環控系統開發和溫室設備的大廠,並非只有農產品,也外銷各種農業生產技術、系統,和許多自動化設備。

  荷蘭的農業能脫胎換骨,以Wageningen大學為中心,食物園區所串聯的農業、食品業群聚是主因。在這些食物園區裡,食品業約1400家,科學相關企業約70家,還有約20家的食品相關研究機構進駐,約有一萬名研究人員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研究,以及商業計畫的擬訂。

  KIKKOMAN、日本水產、朝日啤酒、Suntory等廠商也在其中。另外還有種苗研究開發極為出色的「種苗園區」,和食物園區相扶並進。

  如此一來,結合了最先端的研究開發、農企業和第一線生產者,負責技術指導、產業升級的「農業顧問公司」就是最重要的心血結晶。

  自由化、集中與篩選,接著是大刀闊斧地革新,讓荷蘭的農業徹底改頭換面。不再生產五穀雜糧,專注於「高附加價值農產品」。最終,與大規模生產小麥、玉米、大豆等「土地利用型」農業大國相反,轉變成了「設施利用型」的農業先進國家。


下一篇:日本應如何學習荷蘭的出口型農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