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自由》有個東西叫做「品種不同」

我們都知道哈士奇和吉娃娃都是一種狗,哈士奇之所以是哈士奇,不是因為他特別會吃,也不是打了生長激素,所以體格的那麼大隻;而吉娃娃不是被人虐待、營養失調,也不是什麼「友善餵食」、「有機食法」,人家天生的面孔和骨架就是那麼大而已。

這個現象叫做「品種」的不一樣,我相信多數的朋友都能體會。相同的道理也適用於植物,每一個不同品種蔬菜水果,在風味和口感表現上都不會一樣,不是會酸會苦就代表天然、健康,也不是比較甜就代表被動了什麼手腳,或是技術比較厲害,不過就是「品種」的不同,如此而已。

年假期間有不少朋友出國旅遊,目前正值溫帶國家的草莓季節,不論是日本、美加或是歐洲,吃當地的草莓已經成了比拍照打卡更重要的事。歐美的草莓偏酸,台日的草莓偏甜,這也是品種不同的現象,如此而已。

此時也不要自己腦補人家歐美的就是比較天然比較健康,又甜又多汁就是有加了什麼好料,或是又自己幻想我們的草莓比較好吃,台灣的農業技術超英趕美…。我是不知道台灣的農業有沒有超英趕美,但我很清楚咱們的農業產值只有人家的零頭。

大家既然可以接受哈士奇和吉娃娃的體型差異是天生如此,但卻不能接受不同品種的草莓有著不同的口感和風味。再說這也真是奇怪,吃就吃,哪來那麼多的幻想?是因為到了國外,發現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所以腦袋的邏輯也跟著短路了嗎?老是在嘲笑群組裡的長輩文,就別和他們幹一樣的蠢事,如果真的有問題,也找個正常一點的農業從業人員問問吧。



本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