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日本一的地方創生案例「川場村道之驛」

「川場村道之驛」是日本地方創生的典範案例,這裡距離東京都心地區150公里、海拔530公尺,總人口3300人的小山村,卻吸引每年200萬人次的遊客到訪,全村上下創造一年20億日圓的營業額。川場村的成功案例吸引了許多學者、實業家和政治人物的到訪,眾人捧著龐大的顧問費用來這裡,希望川場村的經驗能夠複製到其他地方。川場村從1975年一路走到今天,以「務實」的態度與作為,讓這偏遠的山村成為觀光勝地,若是以他們為比較基準,你會發現台灣的「農村再生」、「地方創生」就只是打假球的惡質文化。



- 群馬縣沼田市北方的山村

川場村大家一定很陌生,有些人可能對「沼田」比較熟識,沼田是日本戰國名將「真田昌幸」的舊領地,因為沼田城的長年紛爭,最終給了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征伐」的藉口,而川場村則是位於沼田的北方,也是沼田地區相當重要的水源地。

川場村在1970年時被日本政府列為過疏城鎮,意思是人口數量少到連基礎生活機能都難以維持的小聚落,當年的川場村既非漁村也非農村,只是一群人住在山邊的山村,沒有觀光資源,可耕農地也有限,就在如此窮山惡水的情況下,1975年川場村以「農業x觀光」概念啟動了地方振興計畫。

1976年,川場村爭取了一台蒸汽火車(SL機關車),用寢台列車的形式開始吸引遊客,隔年,為了爭取遊客停留更長的時間,1977年在車站旁興建了兩層樓的「SL Hotel」。到了1981年,當時的村長突發奇想,與東京都人口最多的「世田谷區」締結了姊妹市,要讓川場村成為世田谷區居民的後花園,世田谷區的居民到川場村旅遊、購買川場村的農特產品皆能享有優惠。

1987年,村長積極招攬世田谷區的中小學到川場村進行校外教學,收買人心就從家庭主婦與小朋友著手,經過了30年,當時學生都已成了家長,這些人也更樂於帶全家人到川場村遊玩。到了1989年,川場村自己設置了一處滑雪場,為的就是在冬季吸引觀光客前往。川場村的居民在這個時候驚覺,滑雪場開設後,遊客數量從每年2萬人次暴增到50萬人次,川場村完全無法負荷觀光的相關需求,因此,川場村在1993年自籌了31億日圓並啟動了「田園Plaza」道之驛整建計畫,整個園區在1998年完工開放,川場村的傳奇便是從這裡開始。



- 地方振興可不只有土木工程

川場村從什麼都沒有的山村變成今天的觀光勝地,遊客數從每年2萬人次成長到200萬, 40年間成長了100倍,這項數據可是川場村居民的驕傲。但是,所謂的地方振興並不是只有硬體設施的擴建,這次負責接待台灣參訪團的副村長的宮内先生向我們透露了許多細節:

(1) 與東京世田谷區的結盟。
除了世田谷居民的旅遊和購物優惠,川場村也積極在世田谷區舉辦展售和推廣活動,以農家市集和物產館的型態,讓世田谷區的民眾能夠輕易取得優質的川場村農特產品,透過實際的物質與情感連結,加深都市居民對遠在150公里外的山村印象。

(2) 與東京農業大學合作。
川場村在1981年就與東京農業大學保持合作關係,一開始是透過東京農業大學來提升川場村農特產品的質與量,另一方面是周邊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好的木材做家具和建材,爛的木材則是壓製成生質能的燃料棒,生質能的發電機組就位在川場村靠山的那一側,這些電除了自用還賣給世田谷區,發電的熱能和二氧化碳則提供設施草莓栽培之用,賺錢賺得非常徹底。2011年,川場村更進一步與東京農業大學簽訂協議,讓有意願的川場村農家子弟進入該校的就讀進修。

(3) 以產業發展為基礎。
在整體的發展策略上,川場村首重「村民的收入穩定」這件事,村民先要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隨後再來談服務品質的提升,再來才有產業環境的升級。產業升級後帶來更多的工作與收入,接著是更進一步的品質升級,更進一步的產業升級。川場村能夠走過這40年,靠的不是小農文創或是農村彩繪,而是靠著以地方產業為主體的務實發展策略。

(4) 發展自有品牌。
除了觀光硬體,川場村積極發展自己獨特的農特產品,例如2004年以「雪武尊」(雪ほたか)的品牌名稱來命名川場村產的越光米,這支品牌米自從創立後幾乎是年年得獎,從2009到2013年還連續五年獲得全國AAA金賞。川場村非常愛惜這塊招牌,多年來不斷改善田間栽培、精米選別和儲運方式,在2011年更設立了具有冷鏈倉儲的精米工廠,他們認為這是川場村的金雞母,所以更不能有產品出差錯的空間。

(5) 後花園就該有後花園的樣子。
對於世田谷區的居民來說,川場村就是提供都市人平常沒有,也遇不到的價值與體驗。除了優質的農特產品之外,川場村也盡可能保持山村該有的樣貌,尤其是在景觀方面,每年都請名人去手工插秧體驗,一部分的稻米收成後還到掛在田中央的竹架子上,維持傳統曬稻的形式。川場的農家自己也知道這是很沒有效率的做法,但他們知道這是必要的維持、川場村最值錢的「觀光意象」。

此外,川場村對於不動產的管制也很嚴格,為了維持整體的風貌意象,在建築物的形式和配色上都要求一致性,不動產也不會輕易賣給外地人和財團,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蓋出奇怪的東西,摧毀村民經營多年的山村文化。幾年前曾有世田谷的民眾到川場村置產並興建豪華別墅,這件事情也引發了當地人的不滿,所幸別墅是在靠山的那一側,若不深入還不會被遊客發覺。



- 成功的要素

眾所皆知,就算在日本,地方創生、過疏村落振興成功的案例還是相當少見,更別說抄襲還只抄標題的台灣。根據宮內副村長的說法,川場村之所以能夠走過40年、歷任6位不同的村長而還能有今天的成績,主因大致上可分為三項。

第一, 財源自主。
川場村發展觀光的路上,除了SL蒸汽火車、滑雪場是由地方加上中央財源共同開發建設,川場的核心「田園Plaza」道之驛的興建經費31億是自籌和村民集資,31億相當於川場村一整年的年度預算,因此在投資上格外謹慎,當地居民是以破釜沉舟的心態看待觀光產業的發展。

第二,山村的企業化。
像是「田園Plaza」道之驛這種大型的開發,不動產業和財團當然有興趣,甚至川場村都不需要出到一塊錢,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營利歸財團,錢都是外人賺走,本地人只能為他們打工,年輕人口還是會繼續流失。另外,財團投資是講投報率,為了加速回收,徹底的商業行為將會讓川場失去特色和主導權。

川場可以不出錢,但結局就是川場被當成商品給賣了,正因為有此顧慮,川場村當年才咬牙堅持自籌財源、自負盈虧,把村公所(村役場)作為總公司,村裡的商家作為分公司,村民都是社員,麵包店去做麵包,米廠做好品牌米,旅館做好服務,讓自己擅長的工作能夠賺錢獲利,獲利後再回饋給村公所做建設,川場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種規模。

第二, 住民共識。
從開始至今40年,從蒸汽火車、滑雪場到道之驛,遊客數從2萬增加到200萬,面對龐大的觀光利益,村長和地方仕紳如何能夠抗拒財團、政客的介入,這裡就相當關鍵。宮內副村長笑著說,歷任了6位不同的村長,每一次在選票上的競爭都很激烈,兩派人馬廝殺得很厲害,但是,也正因為兩派之間的差距不大,因此也對村長產生了制衡力,村長必須謀求全村最大的利益,倘若兩派實力有差距,人多的一方失去制衡的力度,川場村可能就會因為被亂搞而導致衰敗。



- 令人敬畏的振興之路

台灣從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一路惡搞到國發會的「地方創生計畫」,之前十年花了1800億搞農村牆壁的彩繪塗鴉,現在不知道又想用什麼名目去餵養那群靠公部門標案營生的社區營造師?在台灣,我們農業從業人員對這些計畫本來就沒什麼好感,這一次的參訪團排定去日本川場村觀摩地方創生時,原本我只把川場村當成是必經的垃圾時間,但當川場村的副村長開始聊起生意經後,我不禁肅然起敬,正眼以對。

說起偏鄉的活絡,首先我們要很清楚「活絡」是什麼東西活絡,不就是指經濟行為的活絡嗎?經濟的活絡來自於穩定的收入,川場村振興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改善居民收入,先讓在地人活下去,爾後才有更一步進化的契機,營利、進化、營利、進化,捱過寒冬才能盼到春暖花開。川場村沒有由上而下的施捨,也沒有一票自以為你需要什麼的文青,川場村的成功來自於務實的態度,一步一步造就出「居民3千、遊客200萬、營業額20億」日本第一的地方振興。


原文刊登於自由時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