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日本應如何學習荷蘭的出口型農業模式?

- 目標:2020年,農產品出口額1兆日圓

  預計到國內市場面臨萎縮,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一環,2013年5月,安倍晉三政府打出了在2020年實現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額1兆日圓的「出口倍增戰略」。具體做法,是在下述三方面做好整體推進工作:
(1)在世界餐飲界推進日本食材的使用;
(2)在海外推廣日本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產業」;
(3)出口日本的農林水產品及食品,以圖在不斷擴大的全球「食物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農水省預測,2009年規模為340兆日圓的世界食物市場,2020年將倍增至680兆日圓,其中尤以亞洲的成長最為顯著。2012年日本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額約為4,500億日圓,雖然由於日圓升值及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2011年3月11日)的影響而下降,但2014年創造了歷史最高水準,達到6,117億日圓。

  農水省稱,這個出口額2020年將擴大到1兆日圓。特別是伴隨著日本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產業」在海外的發展,從日本採購原材料的情況有望大幅增加,目前確立的目標,是將「加工食品」(調味品、甜點、鋁箔包食品等)的出口提升約4倍(2012年1,300億日圓),達到5,000億日圓。

  並且,還將爭取實現大米和大米加工食品的出口(2012年130億日圓)達到600億日圓,花卉(2012年80億日圓)達到150億日圓、蔬果(同2012年80億日圓)達到250億日圓。



- 日本的出口額是荷蘭的3%

  日本引以為鑑的是荷蘭。其國土不到日本的10分之1,但出口額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2。2014年以807億歐元創造了歷史新高,其中向歐盟(EU)27國的出口額,占到了整體的77%。

  出口物品中最多的是鬱金香等觀賞植物(81億歐元),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食用肉類(80億歐元),為世界第4;牛奶、起司等乳製品(77億歐元),為世界第3;番茄、茄子、紅辣椒等蔬菜(61億歐元)也是世界第1;油脂(49億歐元)僅居印尼、馬來西亞和阿根廷之後,為世界第4。

  伴隨世界日餐熱的持續升溫,日本農產品(水產品和林產品除外)的出口額,2014年達到3,569億日圓,比上一年增加13.8%,連續2年創下歷史新高。即便如此,這個數字也不過相當於荷蘭的3%。截至1970年前後,兩國的農產品出口額幾乎不相上下,那麼今天如此之大的差距是怎樣產生的呢?



- 差距來自市場開放和土地集約化

  由荷蘭的農村信用社合併而成的農民合作銀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總行位於烏得勒支 Utrecht)的董事 Berry Marttin,在2014年12月於東京召開的研討會上指出,「荷蘭農業的成功,在於市場的開放和土地的集約。」

  荷蘭人口(1,680萬人)少,國內市場也小。但是,它位於歐盟的中心,比鄰消費大國德國,有著優越的出口環境,同時也非常重視進口(可可豆、大豆、煙草等),構建了加工貿易體系,即通過有效的生產活動,為進口產品附加新的價值,從而實現再出口。開放性的經濟體制提高了出口的競爭力。

  日本在戰後實施了力圖保護零散農戶的農田制度,因此而產生了大量的小規模農戶。而荷蘭則在上世紀50年代,由政府、產業界和科技界共同致力於土地的集約化工作。

  其結果,每一農戶的耕地面積,較之於日本的1.8ha,荷蘭為25ha,高於日本14倍之多。Marttin指出,「2ha大小是無法倖存的,首先要做的是農田的集約化」。安倍政府的發展戰略,也注重農田的集約化問題,但要看到成果,還需時日。

- 作為國策,不切實際

  那麼,第二招是什麼呢?Marttin強調,「應把科技創新應用到農業中來」。引入運用最新資訊通訊技術(ICT)和環境控制技術的「智慧型農業」,通過人工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培養液成分等環境條件,以保證蔬菜、花卉類整年穩產。荷蘭已在大型太陽能植物工廠中進行玫瑰、菊花、小蒼蘭、番茄等的生產。這是出口競爭能力的源泉。

  「智慧型農業」的導入,是以上世紀80年代西班牙加入歐盟後大量廉價番茄流入荷蘭國內為契機的。化危機感為動力,以瓦赫寧根大學(Wageningen UR,農業大學)為中心,研發(R&D)向優先生產一線的需要轉型,過渡到了以植物工廠為主體的高科技農業。

  日本從今年開始也加速了高科技化的步伐,山梨縣中央市的株式會社Sarad bowl和三井物產公司合作,在該縣北杜市啟動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太陽能番茄工廠,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是,日本若向亞洲各國出口蔬菜,物流是一大障礙。因為即便空運到了對方國家機場,但之後的國內流通還不完備。也就是說,日本的條件,與已開發國家市場就在身邊的荷蘭完全不同。

  似乎可以認為,「採用荷蘭模式農業振興地方經濟,這個做法即便在極其有限的經營實體、小範圍的地區是可行的,但作為國策來實施則不切實際」(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主事研究員一瀨裕一郎)。


上一篇:就算簽署了TPP,日本的農民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