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節,網路上總會掀起一波「南北戰爭」,到底是南部粽好還是北部粽好?糯米到底要不要先炒熟?要不要放蛋黃?有沒有蝦米?有沒有香菇?…這些爭論看似很瞎,但這就是每個人在描繪心中的粽子,描繪那小時候的滋味。
中秋節將至,由於近年鳳梨酥的興起,在媒體和商業行銷的攻勢下,鳳梨酥取代了部分的傳統月餅,在糕餅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我小時候對鳳梨酥的印象,就是超市中那一包幾十塊,啃起來硬梆梆,或是糕餅業賣麵包、賣太陽餅時「順便賣」的,不起眼的小東西。直到在台北就學時,碰上當時舉辦的鳳梨酥大賽,以及從八卦山一路賣到中國上海和日本表參道的土鳳梨酥,自此對鳳梨酥的印象徹底改觀。
今天的鳳梨酥,有著各式各樣的口味,單價從以前的三元、五元漲到今天三、四十元,年產值高達百億元,名副其實的「小金磚」。
然而,近年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在網路上經常掀起「土洋大戰」,內餡到底是用傳統的冬瓜內餡比較好,還是用金鑽鳳梨比較好?是不是只有土鳳梨內餡才能叫做台灣鳳梨酥?
其實,台灣島上很多東西都不是台灣原生的。水牛、黃牛、番薯、土芒果等,其原產地都不是台灣,這些東西是隨著移民與貿易才在這個太平洋邊的新興小島上落土生根。連所謂的土鳳梨也是原產於南美,最早是在十七世紀時由荷蘭人帶入台灣。
世界上的鳳梨分三大品系,開英系(Cayenne)、奎恩系(Queen)和西班牙系(Spanish),在台灣出現的是前兩種。最初荷蘭人帶入的是奎恩系,到了日本時代,日本人從東南亞和夏威夷引進了適合做加工罐頭的開英系,並大規模種植以利生產鳳梨罐頭供軍需之用。今天我們所說的土鳳梨,指的就是這種「開英系」。
戰後,台灣的農業試驗所把開英系當成母本,藉由育種分支品系選出了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鳳梨品種,像是台農6號蘋果鳳梨,台農11號香水鳳梨,台農20號牛奶鳳梨,台農21號黃金鳳梨,以及目前市占率達90%,台灣最主流的鳳梨品種:台農17號「金鑽」鳳梨。
若要說起「土生土長」的台灣鳳梨,上述的台農系列才是真正的,徹頭徹尾的台灣鳳梨。而我們俗稱的「土鳳梨」一點都不土,它可是過洋水,貨真價實的舶來品。所以,不要再堅持「土鳳梨酥才是正統的台灣鳳梨酥」這種說詞,多了一個土字,不代表它就是台灣的東西。
再說,好吃的鳳梨酥,重點是內餡與餅皮的完美搭配,相較起開英系土鳳梨、台農17號金鑽鳳梨,我反而喜歡的是冬瓜內餡的鳳梨酥,喜歡這種綿密又甜膩的口感。吃東西這種事情,每個人的風味偏好都不同,因此也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對錯。
就拿粽子來說,身為一個台南出身的子弟,我們經常揶揄北部粽根本就是「粽葉油飯」,然後呢?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家裡的南部粽吃完了,朋友給的北部粽也照吃不誤。粽子戰南北,就是過節時的應景寒暄,就是一個的食物,不用那麼嚴肅;況且,如果不來個這麼幾句玩笑話,過節的氛圍還真是有些不足之處。
今天的鳳梨酥與阿里山茶葉並稱台灣兩大伴手禮,逐年上升的產值外,在國際食品展覽中也是常客,眾家鳳梨酥廠商之間的競爭,帶起了台灣的鳳梨產業,也炒熱了各種話題,提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心在哪裡,故鄉就在哪裡。正如台灣這個移民的社會,不論來了四百年還是四十年,只要是同為這塊土地打拼奮鬥,誰土?誰洋?我想,也無須如此計較了吧。
本文投稿於想想論壇:鳳梨酥的土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