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雲林焚化爐的愛恨糾葛

選舉年,原本一灘死水的雲林,最近隨著雲科工業區的焚化爐議題又熱鬧起來。然而有趣的是,以前用「環保」兩字來反焚化爐的,今天卻想在人口密集區蓋焚化爐;以前主導興建焚化爐的,今天不知道怎麼應對。看在我的眼裡,這一切都追溯回20年前的林內焚化爐事件,但因網路上只有單一方的說詞,本篇我來留下事件的始末。

雲林縣的焚化爐

1990年代隨著台灣工業發展和人口成長,中央與地方都意識到垃圾的問題,各縣市開始盤點資源準備興建焚化爐。當年台塑麥寮六輕已經動工,廠區內本來就有焚化爐的規劃,但畢竟這主要是處理六輕的工業廢棄物為主,時任縣長的廖泉裕打算在斗六市內虎尾溪畔(現雲科工業區附近)興建處理民生垃圾的焚化爐,但遭到斗六市長李延敬(現任議員李建昇的叔叔)反對,興建工程案發包流標第一次。

1997年後由蘇文雄接任縣長,斗六焚化爐案的推動繼續受到縣議員李建昇抗爭而擱置,工程案的發包流標第二次。直到2000年陳水扁上台後,時任縣長的張榮味在陳水扁大力支持之下,雲林縣配合環保署「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垃圾焚化爐推動方案」,以BOO(興建、運轉、擁有)的方式選定斗六市東北方,濁水溪畔的林內鄉烏塗村作為焚化爐的預定地,工程規劃案也在2001年發由台泥集團的達和公司(後來的達榮)得標,並開啟了為期3年的林內焚化爐興建計畫。 本來是扁政府推動,地方也配合辦理的環保計畫,在2001年民進黨蘇治芬當選立委後開始出現轉折。

由林內到台西

達榮公司於2001年得標,在2002年與雲林縣政府簽約之前,2002年6月10日收到蘇治芬國會辦公室的發文,以「興建焚化爐廠址」為事由,要求達榮公司於6月14日在台西鄉富琦村會勘。原本已經準備在林內烏塗動土的焚化爐,卻被立委要求評估興建在台西富琦,由於和工程規劃差距甚遠,達榮公司後來還是依據原訂計畫在林內動土。緊接著,林內鄉在以環評通過的焚化爐(5月環評通過)旁邊忽然多了一座淨水場(同年7月環評通過),對於林內焚化爐的抗爭也就是從這裡快速延燒。

2003年1月5日,林內焚化爐抗爭的前一夜,立委蘇治芬在斗六太平老街的撞球場內與尹伶瑛(時任縣議員)和劉建國(時任縣議員)碰面,此時的尹和劉還不知道台西會勘那微妙的橋段,兩人便以保護環境為由發動群眾至林內抗爭。不論是地頭的李建昇,或是後來的尹伶瑛和劉建國,這三人大概都想不到,當年登高一呼的主事者居然20年後在斗六市內強力主導焚化爐的興建。

焚化爐大不同

隨著產業與城鎮的發展,垃圾處理是無法迴避的問題,焚化爐是一定要蓋的東西,真正的關鍵是怎麼蓋。例如,台北市的垃圾是由北投焚化爐處理,你認為台北市的空氣品質有比鄉下差嗎?你會在士林、北投、蘆洲等地遇到奇怪的落塵嗎?應該都沒有吧。我們再看台灣人很喜歡去的日本東京,你知道東京都1300萬人口共有23座焚化爐嗎?你覺得東京的環境惡劣嗎?所以,問題不是焚化爐,而是怎麼蓋焚化爐。

2019年,打算競逐總統郭台銘拜訪了各縣市的產業團體,郭5月底來到雲林,當時的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就當面向郭提及雲科工業區焚化爐的需求,而富士康的副總陳振國也在6月再度拜訪雲科廠協和經濟部,深入了解斗六區三大工業區廠商們的想法。因為一些工作的緣故,這兩次會面我都在場。

各廠商的負責人都認為,由於雲林無法處理廢棄物,各垃圾掩埋場又全部飽和,甚至各鄉鎮都已經出現數層樓高的垃圾山,工業區內的廢棄物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並運送到其他縣市去處理,因此廠協就拋出了有別於台灣一般的800度焚化爐,採用和日本1300度熔融爐的想法,後者的灰燼和汙染更少,處理的效率更好。

張麗善的心魔

年年瀕臨爆發垃圾大戰的雲林,焚化爐是個必然的選項,但今天成為政治攻防的吵架本。民進黨這邊,原本反對焚化爐的蘇治芬堅持要把焚化爐蓋在斗六,留下錯愕且不知道怎麼應對的李建昇和劉建國;國民黨這邊,因為哥哥張榮味蓋了焚化爐,訴訟一共跑了14年,原本二審無罪卻因妹妹張麗善參選縣長而被去關,對張麗善而言,「焚化爐」三個字成了是她最大的痛。

我想,當家的張麗善不妨想一想,為什麼工業區廠商跑去向郭台銘、陳振國要1300度的熔融爐?為什麼當年張榮味可以和陳水扁要了湖山水庫和林內焚化爐?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正視問題的存在,為了雲林的發展,我也期許張麗善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