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最大貿易夥伴,有一天睡醒後忽然打電話給你「欸兄弟,你賺了我很多錢,現在我要收你15%的稅」,請問你要怎麼辦?
Tariffs is a bitch, find another one.
日本內有少子化帶來的消費市場萎縮,外有川普關稅帶來額外的壓力,如今川普關稅談判底定,日本農漁牧等產品正加速對中國的外銷作業。隨著今年7月11日中國與日本的《動物衛生檢疫協定》生效,鹿兒島、熊本、岩手等三縣都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高度興趣。
▍鹿兒島
鹿兒島是日本的畜牧重鎮,這裡什麼沒有,豬和牛(32萬頭,和牛為主)最多,在疫情過後鹿兒島的農產品外銷量年年成長,2023年368億日圓,2024年471億日圓,2025年預估將達到500億日圓。其中的牛肉就佔了三成,牛肉已是鹿兒島最大宗的出口品項。
鹿兒島縣廳表示,目前牛肉外銷只占總產量的一成,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擴大出口可以緩解國內市場的壓力,價格的穩定才能支撐農民的收益。
▍熊本
熊本也是畜產大縣,肉牛在養頭數約15萬頭是日本全國第四,熊本在上個月7月11日開通了熊本與上海的直飛航線,每週有七個時段的往返航班,熊本縣知事木村敬表示,目前正積極評估和準備出口作業。
▍岩手
水產的部分,在7月17日中國宣布恢復日本扇貝等水產品的進口後,岩手縣知事達增拓也就表示,岩手等這個訊息很久了,出口計畫將會迅速啟動。岩手縣的水產外銷以鮑魚為主,目前都是透過香港轉運至中國,期望能在雙邊恢復貿易後提升總量與收益。
▍不少人持觀望的態度
日本農漁牧產品出口最大的市場是美國,其次就是中國,如今美國有川普關稅,大家便開始尋求中國市場的開發。隨著新的檢疫規定生效,九州和岩手喊衝,也有人在觀望,例如兵庫的神戶和北海道。
「如何防範滿地的假貨、確保我們品牌,這是一大難題。」
兵庫最有名的神戶牛就在中國吃過大虧,不知哪來的雞巴牛都給你掛神戶牛的招牌在賣,負責管理的神戶肉流通推進協議會不但沒賺到錢,神戶牛的名聲還遭到極大的損害。
北海道的知事鈴木直道表示,雖然中日雙邊恢復貿易,但加工、檢疫等審核文件都要重新來過,很多業者都擔心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在行政作業上。
一些水產商社代表也說,應該尋求更多元的貿易對象,不能單押某個國家,否則該國領導人要是哪天跌下床,政策可能說改就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