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委提案,沉寂多年的農會改革議題再度浮上檯面討論。
儘管有部分地區農會在第一線的指導員稱職的領頭羊角色帶領下,產業隨之蓬勃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多數的農民對於農會的印象,大概就是信用部的抵押借貸和老農年金發放,換言之,就只是一個金融機構,與農業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做為農民的上層組織的農會,若與農業漸行漸遠,自然無法引領產業發展,改革就顯得間不容緩。農會該怎麼改革?朝什麼方向改革?農會在農業發展上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思索這些問題之餘,不妨先來看看我們同病相憐的好鄰居-日本的作法。
日本JA農協向來是農業改革的絆腳石,但近年來,日本政府為了貿易自由化的開放做準備,於是著手規劃一系列的農業改革方案,如:六次化農業、攻擊型農業、次世代園藝設施計劃,還有就是JA農協的改造方案。
日本政府為了貿易自由化的開放做準備,於是著手規劃一系列的農業改革方案,如:六次化農業、攻擊型農業、次世代園藝設施計劃。
在TPP簽定後,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各地農協的角色,讓農協的金融機構發揮其原本的功用,在本月月初起,率先在農業重鎮-長野縣推出了「JA銀行縣域支援事業」計劃。
這項計劃預計將投入13億日元做為產業升級之用,其中10億日元由長野縣20個地區農協和長野縣信連共同出資,3億元為農林中央金庫負擔。這筆經費目的是提高JA旗下生產者所得,扶植新進農民的營運上軌道。這也是JA農協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支援計劃。
長野縣「JA銀行縣域支援事業」計劃預計投入13億日元做為產業升級之用,這筆經費目的是為提高JA旗下生產者所得,扶植新進農民的營運上軌道。這也是JA農協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支援計劃。
「JA銀行縣域支援事業」三大主軸:
第一,強化地區農協和生產者們的銷售能力。持續進行農業從業者和買家的媒合工作,並協助各個農協的產品促銷和品牌的建立。
第二,減輕業者「擴廠」和「升級」時的金融負擔。免除設施修繕、升級等用途的「農業現代化資金」借貸保證金,與農機具購入的補助。若家中有未滿45歲的繼承人,JA銀行將發給該戶一筆20萬的補助費用,降低營運的經濟壓力。此外,JA銀行也補助農業法人的登記費用、培訓主力農業經營人才。
第三,加強對於次世代農業業者的經營支援。長野縣信連的山岸理事長也對外表示:「唯有提高農業所得,地方的經濟才會振興。支援農業,這也是農業金融機構的使命」,對於這項計劃,長野縣信連與長野各地農協皆表示肯定的態度。
看到這裡,我們不妨回頭審視,台灣的農會在今天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很多人認為TPP這種貿易自由化對於台灣農業是危機,但換個角度想,對於像農會這樣角色與定位長年為人所詬病的農民團體,或許是一個改革的轉機,一個由黑翻紅的契機。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評論網 日本的農業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