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食品安全,本國對於食品的規範有著相當「綿密」的分工。就以農產品來說,還種在土裡的歸農委會管轄,農作物採收後的處理、運銷、拍賣,這都還是農委會的範圍。若是成了加工品,那麼部分廠房和稅額就歸經濟部,部分歸屬於衛福部。一旦變成了商品,例如超市裡的水果和包裝葉菜就屬於衛福部的範圍。
看起來每個環節都有人把關,但事實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沒事的時候大家都要管,管得越多績效越好看,但等到出事的時候誰都管不到,一個推過一個,燙手的程度有如剛從土窯裡挖出來的烤番薯。2011年塑化劑、2013年大統混油事件,過往之事歷歷在目。
說到食品安全的提升,衛福部該做的是加強稽查。因為你每次都只能找有登記在案的廠家,而是要設法將那些沒有登記廠商納入輔導和稽查的範圍。例如小吃攤的醬油、辣椒膏、胡椒鹽,例如路邊餐車上的飲料、吐司、蛋品,有誰知道這些庶民百姓每天都在吃的東西從哪來的?製造商是誰?從哪裡進口?
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出自某個你不知道的登記地址,或許是規模過小,資本額不足,依法依規定依人力依經費,你都不會去查核這些原料的成分是否安全。鴻海的郭董最喜歡說「魔鬼藏在細節裡」,這些日常生活天天碰到,而眾人都不會去注意的東西,這些才是食品安全最大的漏洞。這也是衛福部該去努力的空間。
在投稿本篇文章之前,筆者對衛福部充滿了好奇,也詢問了許多在醫院工作的醫護朋友衛福部的權責工作是什麼,沒想到得到的回答卻是「忙著刪減護士加班費,忙著核刪醫師的開刀費用」。
據悉,衛福部眼下有醫療暴力、健保DRG、老人長照和國民年金等諸多重大議題有待解決,在刮別人鬍子之前,筆者建議先把自己的刮乾淨。農產品和農藥管制牽涉整個農產業,以及一百多萬在生產現場農業從業人員的操作模式,這個交給農委會的諸公們去協調與煩惱,那些人領錢就是在做這些事,不要搶了他人的工作。
話說到此,筆者也感嘆新政府上台沒幾個月到處失火,各部會進退失據,只能在媒體上刷刷存在感,也難怪行政院長林全的面容一日比一日衰老,看了真是於心不忍。
原文投稿於自由時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