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台灣人老是說「因為市場太小,所以做不起來」,對比起北海道的生產模式,那番話到底是經過精算而得出來的結論,還是腦子不好使,自己腦補出來的藉口?我常常在思索這件事。
把話題拉回北海道,共和町是北海道最大的西瓜產地,共有94公頃的西瓜簡易設施,產季從每年六月開始到十月,共和町年產3700噸的設施西瓜,光是西瓜的營業額就達6億8千萬日円。
共和町的設施西瓜有個共同品牌:雷電西瓜,這是共和町農協(農會)所創建,曾在1997年獲得「農林水產大臣賞」環境保全型農業的獎項。西瓜出貨前透過非破壞型的選別機依重量、密度、顏色、紋路和糖度嚴格分級,合格的才能掛上「雷電西瓜」的品牌名稱。
用藥嚴謹、可溯源、品質保證,這三項的堅持才打造出了「雷電西瓜」這個品牌。北海道札幌市中央果菜拍賣市場每年都會舉辦頂級西瓜的競標,2粒裝的頂級西瓜曾以20萬日円標出。
今天提到雷電西瓜,並不是因為他們在這幾天開始出貨,而是我們可以回頭想想,到底什麼是品牌,要如何打造一個品牌?是要靠精美的網路粉絲頁嗎,是要靠感動人心的故事嗎,還是紮實的產線與現代化的分級系統?大家可以想一想。
(圖片來源:JAきょう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