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喜燒,沒吃過這玩意就好像沒去過日本。一個淺盤鐵鍋裡擺著牛肉、大蔥、青菜和菇類,淋上由味醂、醬油、酒、水、糖調製而成的醬汁燉煮,撈起的肉片沾上生蛋汁,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夢幻的料理。
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壽喜燒的肉要沾生蛋汁?能不能不沾?
根據一些知名老店的說法,壽喜燒沾蛋汁食用的理由有四:
1、藉由高級食材的組合讓味道更豐富。
2、肉很燙,沾個蛋汁可以降溫方便入口。
3、肉和蛋一起吃比較省時間。
壽喜燒算是一種鍋物,火鍋類,江戶時代的火鍋不論是軍雞鍋、鴨鍋都會附上雞蛋,但這個蛋煮的時間就很尷尬,常常都是留到最後。明治時代開始吃牛肉,開始有人想把最容易剩下來的雞蛋先處理掉,便出現了肉片沾蛋汁的吃法。
4、用蛋汁來抑制牛肉獨特的腥味,增加民眾的接受度。
以前的牛肉的品種、飼養和屠宰條件都遠不如今天,以前的牛肉腥味很重,除了靠醬汁之外,搭配生蛋汁食用也能有效和緩牛肉的腥味,讓一般民眾更容易接受。
每個都有它的發展脈絡,壽喜燒牛肉沾蛋汁應該是多方因素所衍生的獨特吃法。🥩
你說能不能不沾蛋汁?當然可以,「豆漿」和「白蘿蔔泥」就是非常好的替代品,而且風味絕不比生蛋汁差。特別適合食品安全意識低落、經常發生食物中毒的台灣。
我再次提醒,台灣的雞蛋除 #大成 和 #大武山 兩品牌底下有經過處理的「可生食」等級雞蛋之外,其他的蛋都不是給你生吃的,壽喜燒也不是只能沾蛋汁。
(圖:つば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