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啊,別他媽整天摸那些汽車零件,你老婆買菜要走很遠很辛苦,是不是想點辦法?」
Honda是今天世界第一大的機車製造商,但原本是修理汽車和生產汽車零件的本田會走上機車帝國這條路,起因是創辦人本田宗一郎的老婆因為買菜要走很遠,本田宗一郎從二戰後美軍的廢品中,把小引擎和腳踏車拼裝在一起,讓人力車變成動力車,如今Honda的一切就是從這裡開始。
負責說明的是本田技研工業熊本製造所的熊谷先生,他講到這一段時我噗ㄘ笑了出來。因為,以前在陸軍的時候,我們是真的把打草機的馬達裝在腳踏車上面騎過,今天回想起來真是有夠ㄎㄧㄤ。
我們熟知的Honda汽車,全名是本田技研工業(Honda Motor),它的主力依序是機車、小型動力引擎、船舶引擎,第四項才是汽車零組件。嚴格來說,Honda的主業其實是小型引擎。
Honda起家的地點是在靜岡縣的濱松市,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從修理汽車的學徒開始,後來開了自己的修車廠,沒多久後就開始自己生產汽車零組件,並在二戰期間獲得軍方的訂單。
今天的Honda是在二戰後的1948年才開始,戰後百廢待興,出門買東西只能靠走路和腳踏車的年代,搞機械的本田宗一郎從廢五金中拼裝出了動力腳踏車,也就是今天二輪機車的原型,價位合理又能滿足民眾移動和運輸的需求,Honda就是踩在這個風口上起飛,一路至今成為世界市佔率將近40%的機車帝國。
如今,Honda把全部二輪車的生產動能都轉移到了熊本廠,尤其是重型機車,每一台Honda的重機全部都是熊本廠出來的。Honda的熊本廠南北長1公里、東西寬2公里,員工數有4000名。
不過,熊本廠最讓我訝異的不是重機,而是產線上的員工幾乎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日本各界都喊著高齡、缺工的今天,Honda的熊本製造所好像就是異世界一樣。
「組裝線因為是體力需求較大,所以都是年輕的員工,起薪也不斷地在上調。Honda的新進員工幾乎都是從產線上開始,畢竟製造才是公司的根本,大家的晉升都是從這裡開始。」針對上述問題,我私下請教了總務課的松本小姐。
『你我都知道一定會有升不上去的,那些人都去哪裡了?』
「公司會協助他們去合適的部門。」
『聽起來就很微妙。⋯話說回來,松本小姐今年幾歲?』
「__歲喔。」
『哇!真是看不出來呢!』
「呵呵呵 🤭」
身為一個會讀空氣的本肥宅,深知自己似乎開錯了話題,決定打哈哈帶過。至於幾歲就不要多問,那個需要付費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