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能在新聞版面上看到「大麻」的報導,哪裡又查獲非法種植、何人又進行非法交易,不過,身為一個設施園藝的農業從業人員,記者朋友們老把持有者的種植技術吹捧的天花亂墜,什麼科技水耕啦、光電農業啦,似乎會種植大麻就像是登陸火星一樣地神奇,真叫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和農民情何以堪。在我的觀點,大麻就是草,比起去種植大麻,那些埋首在農田裡,為我們培育美味蔬果的研究人員才該是被表彰的一群。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自》蘆筍,老祖宗的催情春藥
鄰國的日本,在去年夏季遇到乾旱缺水,冬季則遇到低溫和大雪,日本的菜價一直維持在高點。或許是日本少了像台灣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這樣「抓菜蟲」的狠角色,讓菜價飆漲了一倍,民眾怨聲載道,也迫使家庭主婦轉向購買較為便宜的進口蔬菜。其中賣得最好的是從墨西哥和澳洲進口的「蘆筍」,而你或許不知道,蘆筍可是老祖宗們的催情春藥。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自》議價16招,第一次議價就上手
新版的《勞基法》三讀通過,也看到許多「進步青年」因此高潮,在網路上紛紛表達遺憾與不滿。就我的觀察,最大的爭議點在於「勞資協議」,也就是老闆和員工坐下來,一起討論員工薪資該給多少,說白了就是議價、討價還價,而說到「議價」,這是我們農業從業人員再熟悉不過的東西。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自》陰魂不散的「大雜糧主義」
「糧食自給率」又延伸出一個討論:戰備存糧,很多網友堅持台灣必須有一定的儲存糧食,藉以應付兩岸戰事爆發所面臨的封鎖禁運問題,更有朋友提出稻米的生產改善計畫、各地區各米倉應該儲放多少白米以應付民眾需求。只可惜,這些推論不過是從「糧食自給率」這個假議題當中,又生出了一個更可笑的假議題。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自》糧食自給率低落不是問題,認知水準低落才是
「糧食自給率」一直以來都是塵封在歷史文件裡的名詞,直到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很關愛台灣,從書堆中把這名詞翻了出來,並以錯誤的方式解讀,此後,「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就成最熱門的「假議題」之一。
進入內文之前,我先把三項結論摘錄出來:
(1)「糧食自給率」和食品安全無關。
(2)「糧食自給率」計算的是「國產的熱量」。
(3)「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和你的日常生活無關。
進入內文之前,我先把三項結論摘錄出來:
(1)「糧食自給率」和食品安全無關。
(2)「糧食自給率」計算的是「國產的熱量」。
(3)「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和你的日常生活無關。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若遇到老司機,記得趕快跟上車
這幾天,中國的網路上傳著這麼一句話:「在2017年12月31日這一天,這些90後將全部都滿18歲」,意思是1990之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將在今年全部都成年。此時,身為70後、80後的各位,若是有機會遇見18歲的自己,你想對當年的自己說些什麼?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自》色情雜誌與高齡少子
去過日本的朋友,應該都會對便利商店書報架上的成人雜誌很有印象。就拿我來說,當年第一次去日本時,看得我都直挺挺,我是說「目光」。
以往在台灣必須要到特殊通路才有辦法看到的色情雜誌,人家居然就大喇喇擺在陳列架上,任君翻頁,隨你挑選。那種臉紅心跳和清純羞澀,嗯,你懂的。
以往在台灣必須要到特殊通路才有辦法看到的色情雜誌,人家居然就大喇喇擺在陳列架上,任君翻頁,隨你挑選。那種臉紅心跳和清純羞澀,嗯,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