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自》以色列國際農業技術展

今年上半年,國際的農業重頭戲大概就是5月8日到10日,每3年舉辦一次的以色列國際農業技術展覽「Agritech Israel」,會場地點位於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Agritech Israel主要展覽的項目是除了農藥、肥料、品種之外,灌溉技術、水份控管、旱地農業、設施園藝、水產養殖也是這項展覽的亮點所在。展會的一角也將有創投、各大名校的孵化器,以及農業IoT、AI系統開發商到場。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自》廣島的「檸檬日本一」

檸檬是亞熱帶的水果,海鮮、牛肉與東南亞料理不可缺的食材之一,差點忘了還有冬瓜茶,冬瓜檸檬,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絕妙混搭飲料。近年因健康意識抬頭和飲食多元化的緣故,檸檬這項水果再度受到關注,台灣的屏東和日本的廣島都開始佈建自己的檸檬生產基地。今天要來談廣島,資金、生產計劃和基礎建設一次到位,突破氣候限制、建立自有品牌的企圖心相當濃厚。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DJI Tello 設定教學

-前言

DJI是全球最大的商用無人機大廠,一般我們都以為空拍無人機都要價新台幣13,000元以上,現在DJI則推出了一款訂價3,500元的掌上型無人機「Tello」。

Tello是一款可程式編程、有鏡頭影像、有下方視覺定位並可以在室內穩定、安全飛行,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小朋友的科研教具,也很適合拿來當作練習機,在你買中階Phantom、Mavic,或是高階的Inspire系列之前,先買來訓練自己的操控和空間感。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自》大麻冷知識

我們常常能在新聞版面上看到「大麻」的報導,哪裡又查獲非法種植、何人又進行非法交易,不過,身為一個設施園藝的農業從業人員,記者朋友們老把持有者的種植技術吹捧的天花亂墜,什麼科技水耕啦、光電農業啦,似乎會種植大麻就像是登陸火星一樣地神奇,真叫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和農民情何以堪。在我的觀點,大麻就是草,比起去種植大麻,那些埋首在農田裡,為我們培育美味蔬果的研究人員才該是被表彰的一群。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自》蘆筍,老祖宗的催情春藥

鄰國的日本,在去年夏季遇到乾旱缺水,冬季則遇到低溫和大雪,日本的菜價一直維持在高點。或許是日本少了像台灣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這樣「抓菜蟲」的狠角色,讓菜價飆漲了一倍,民眾怨聲載道,也迫使家庭主婦轉向購買較為便宜的進口蔬菜。其中賣得最好的是從墨西哥和澳洲進口的「蘆筍」,而你或許不知道,蘆筍可是老祖宗們的催情春藥。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自》議價16招,第一次議價就上手

新版的《勞基法》三讀通過,也看到許多「進步青年」因此高潮,在網路上紛紛表達遺憾與不滿。就我的觀察,最大的爭議點在於「勞資協議」,也就是老闆和員工坐下來,一起討論員工薪資該給多少,說白了就是議價、討價還價,而說到「議價」,這是我們農業從業人員再熟悉不過的東西。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自》陰魂不散的「大雜糧主義」

「糧食自給率」又延伸出一個討論:戰備存糧,很多網友堅持台灣必須有一定的儲存糧食,藉以應付兩岸戰事爆發所面臨的封鎖禁運問題,更有朋友提出稻米的生產改善計畫、各地區各米倉應該儲放多少白米以應付民眾需求。只可惜,這些推論不過是從「糧食自給率」這個假議題當中,又生出了一個更可笑的假議題。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自》糧食自給率低落不是問題,認知水準低落才是

「糧食自給率」一直以來都是塵封在歷史文件裡的名詞,直到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很關愛台灣,從書堆中把這名詞翻了出來,並以錯誤的方式解讀,此後,「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就成最熱門的「假議題」之一。

進入內文之前,我先把三項結論摘錄出來:
(1)「糧食自給率」和食品安全無關。
(2)「糧食自給率」計算的是「國產的熱量」。
(3)「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和你的日常生活無關。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若遇到老司機,記得趕快跟上車

這幾天,中國的網路上傳著這麼一句話:「在2017年12月31日這一天,這些90後將全部都滿18歲」,意思是1990之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將在今年全部都成年。此時,身為70後、80後的各位,若是有機會遇見18歲的自己,你想對當年的自己說些什麼?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當我遇見偏鄉的小學

因緣際會在阿里山上遇到傳說中的「偏鄉小學」,聽到有些學童三天沒洗澡、連續六天沒有晚餐吃,後來被老師發現後直接待到學校宿舍暫時安置。當我問起「家裡是沒大人喔?」,沒想到答案還真的是家裡沒大人。

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