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食品展回來的朋友和我聊到日本缺米和米價狂飆的怪現象,本篇咱們就來聊聊這個有趣的情況。
日本為了促進農業產業的效率化,在2018年推動了稻米減產政策,每年小幅度地減少稻米的生產,以量來制價,這個穩定物價的策略在疫情鎖國期間發揮了很好的功效。
只是,好死不死在2023和2024年都遇到夏季高溫,稻米的收成連續兩年遞減,迫使政府單位必須開倉、釋出儲備白米以因應民生需求。
2025年日本將調整了食用白米的種植面積,從124萬公頃上調至128萬公頃,包括新潟、北海道、秋田等主要的稻米產區都增產1%至2%。
農協為了控制白米價格,農協通令全國各地以微幅的方式增產,避免生產過剩讓米價崩盤。民間用米不足之處則用更便宜的美國米、越南米來填補缺口。
夏季高溫造成的減產確實給日本民間帶來一波物價上漲,但目前看來都在人家的控制之中,人家不需要我們關心,你該注意的是下個月咱們又要漲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