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值稻米的採收期,新收穫的米不但沒有比較便宜,反而更貴,並且拉高了整體的均價。
▍新米價格依舊頂天
去年同時期的五公斤裝新米只有3500日圓左右,今年卻來到4000到4500日圓,東京都內有些店鋪的售價更來到5000日圓的驚人價格。原因是因為缺米,業者和農協為了避免斷貨,紛紛提高產地收購價來確保農民能如期交貨,所以末端售價不降反升。
近期雖然有大量的美國玫瑰米(Calrose),以五公斤3300日圓的相對低價出現在超市通路上,但普遍反映是米粒硬、黏性低,民眾寧可去買稍貴一點的4100日圓左右的國產白米。這些進口米大多進入加工和餐飲業(尤其是咖哩和炒飯類),並不受一般家庭歡迎。
▍M型化的米價
部分日本媒體很喜歡用「均價」來說白米價格的回跌,但實際上,國產新米的價格持續走高。市面上就是兩種東西,很貴的新米,便宜的進口米和舊米。並不是說進口米和舊米的上市,新米的價格就會走跌。
原先日本政府曾以為,只要釋出大量的舊米和進口米出來,新米的價格就會跌落,但無情的市場告訴你「不是喔,不是這樣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