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自由》稻田裡的經濟學:再論公糧政策存廢

  自從農委會宣布每公頃1萬元的「稻作直接給付」措施後,公糧政策的存廢在農業圈引發不少的討論。公糧政策實施了40年來,耗費了2千億公帑,關於這個政策的價值,有些人從環保角度談,有人從國土規劃或糧食安全切入,有些人談的是歷史脈絡。

  說也奇怪,各種面向都有,就是沒有人從農民的收入談起?是不是因為這些討論政策的學者專家和民意代表們收入豐厚不缺錢?還是覺得一談到錢就有損形象?

  對於種稻米的農家來說,糧食安全或是環保健康都是假議題,因為必須依靠稻米收成來維持生計,農會存摺裡的數字是增加還是減少,才是這一行從業人員唯一在意的問題。



  取消公糧收購,全面改為「直接給付」的制度,對稻農而言,收益是增加還是減少?這才是農民們關心的焦點,其餘的討論不過是學者專家們刷「存在感」的假議題。

  公糧的收購分為三種:計劃收購、輔導收購、餘糧收購,每一種收購辦法又依照梗米、秈米、糯米等品系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購價。公糧收購的數量又依面積大小來換算,固定的耕作面積有固定的繳交上限。以上都是收購價格的基準,真正在繳交公糧時,還要依據濕穀的含水率而浮動計價。

  上述的計算方式看起來似乎很複雜,真要精算又會牽扯到每個地區的濕穀收購價格差異,我們不妨就直接抓一個數字:23000元。這是市面上最常見的白米品種「台梗11號」在一期稻作時,繳交公糧後每公頃所獲得的補貼價差。

  若是不選擇繳交公糧而選擇「直接給付」,帳面上很明顯就損失了13000元。但這只是台梗11號、一期稻作、公糧全繳這三個條件下的計算結果,若是在二期稻作,此時的收購價多半高於一期稻作時的價格,繳交公糧對農民來說反而會虧損。

  另外,特殊、高單價的契作品種也不受公糧政策存廢而影響,例如筆者所在的雲林縣,除了台梗9號之外,斗南的越光米,西螺的台南16號(越光米品系)、二崙的台農71號益全香米,像這種農會或是糧商(米廠)自己的品牌米也和公糧政策無關。

  至於糧商的部分,如果取消公糧收購,米廠將會失去公糧的倉儲費用、代工補貼等,一年下來少說也減少了數百萬以上的收入。但是,對他們而言,公糧補助款並不是產業存續的關鍵。

  走訪雲嘉地區幾個大型米廠,就會發現不論是農會還是民間糧商,這幾年都積極地更新廠房、汰換設備,特別是冷藏儲米桶的增加。大家都知道,唯有設施設備的投入,這才是真正的降低成本、提高品質的決勝點。



  對於公糧政策,其實就只是拿補貼拿得容易,拿得習慣,如同毒品一樣,要戒掉還需要時間。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再這樣補貼下去,台灣的稻米產業依舊無法翻身,只有回歸市場,在品牌、品種和品質三方面去努力,這才是稻米產業可以永續的最大關鍵。

  至於認為取消公糧收購就會天崩地裂的,筆者認為,大家都是這個產業裡的一份子,想要走的長遠,就別在這種地方騙來騙去。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