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運」和「郵船ロジスティクス」兩家航運業者最近一同開發了名古屋到台灣的航線,以冷藏貨櫃的方式裝載各種食品,航期7天,6月17日開始往返台日之間。
這條航線是日本的初次嘗試以冷藏海運的方式,將日本的農林水產品外銷到亞洲其他據點。對於日本中部地區的產品來說,由名古屋發船將能減輕運費的負擔,預料在末端價格上較容易取得優勢。
和航空貨運相比,使用海運的方式可以節省20%的運費,海運貨櫃也比航空貨櫃便宜30%,而且海運的併櫃比航空櫃更靈活,如此一來將更有利於蔬果、加工食品、日本酒的對台銷售。
繼今年3月的東京食品展,我在本週的台北國際食品展也看到日本廠商來勢洶洶。以往都是稻米、餅乾、酒品、醬料等可以久放、耐儲運的產品,今年則出現了蔬菜、水果、雞蛋和冷藏肉品,可見得生鮮的物流能力已經有所突破。
除了去年的冷鍊空運(詳見:給我農業雲,不如給我冷藏櫃),今年開始又多了冷鍊海運,不難發現日本農林水產品的外銷倍增計畫是多麼地縝密。
在架上看到日本雞蛋,別人很驚奇,我則是很感慨。如果日本的叫做「攻擊型農業」,那台灣的該叫「被攻擊型農業」還是該稱為「吃土型農業」?
咱們經常能看到有一群人,這些人不依靠農作物收成而過活,這些人也不懂產業的現況,這些人卻自認為是替農民發聲。
這些人還在抗爭美國豬肉的時候,加拿大豬肉早已橫掃市場。這些人還在辯論不知道幾年後才能加入的TPP,日本的各種農產品已經入島、入戶、入心。
農業是一門產業,必須不斷精進向前,在今天這種貿易戰爭的時代裡,千萬別以為把門關起來,別人的東西就進不來。最近,越南火龍果進來了,日本冷藏黑豬肉也進來了,正當咱們的東西還銷不出去的時候,別人的產品已經在台灣的超市上架了。